4月12日北京人艺经典大戏《李白》再登首都剧场,这部经典作品从1991年首演起已经历经26年,而此轮演出也已于4月14日迎来第200场。从首演的热烈,到93年一举斩获五项大奖,再到如今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这部作品用26年的时间证明了什么是经典。
用演出纪念前辈苏民,他跟我们在一起
作为看家戏,《李白》一直没有离开观众的视野,而对于剧组成员来说,每一次的排练上演都像是亲人们的重聚。不同的是今年的相聚更充满了怀念的意味。众所周知,《李白》既是导演苏民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苏民、濮存昕这对父子搭档所成就的一段话剧史上的佳话。2016年《李白》的导演之一,老艺术家苏民去世,2017年是他去世后作品的第一次上演,对于剧组的每一位来说,排好这出戏,演好这出戏,是对老艺术家最好的纪念。“我们总觉得苏民老师还在,尤其是剧中当他的吟诵出现时,那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我们感受到苏民老师一直跟我们在一起。”导演唐烨说,不少人在排练时湿了眼眶,希望用最好的演出来告慰导演苏民。
一代代大兵走出去,剧组成培养年轻演员的摇篮
“很多人开玩笑说《李白》是培养青年演员的摇篮。”导演唐烨介绍说,好多现在观众熟悉的演员在都曾在剧中跑过大兵,直到现在只要是剧院年轻的演员,都要进组里来扮演大兵,“这部戏中的大兵可与一般剧中的群众不一样,不仅需要有台词,还得在剧中跳舞,这对很多专业演员来说也并不是容易的事,更重要的是,要让年轻人看看老一代是怎么排练和演出的。”唐烨说道,“像大家熟悉的丛林老师在剧中跳舞,一跳十几年,跳到了退休。到这轮排练,年轻人排几遍可能需要休息一下,但是丛林老师却一点不说累,他跟大家说这舞蹈就得一遍遍排。”从怎么演戏到怎么对待演戏,《李白》剧组对年轻演员的培养已经不单单停留在技术层面,更多的是一种言传身教式的精神传承。
濮存昕、龚丽君,黄金搭档二十六年
如果盘点北京人艺的黄金搭档,濮存昕和龚丽君一定榜上有名,《雷雨》、《北街南院》、《家》、《洋麻将》等等作品中俩人的合作早已被观众封为饰演夫妻的“官配”。而俩人在《李白》中的合作则已经延续了26年,这在北京人艺和整个话剧届都堪称鲜有,无论是对角色的理解还是俩人之间的默契早已超越了任何表演技巧。即便如此,早已与人物融为一体的他们在重新排练时仍然进行着新的尝试,“濮哥还在一遍一遍调节奏,龚姐姐每次排演都要找不一样的东西。”导演唐烨说,也正是他们俩人的示范,让剧组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角色都去寻找提高,“我们要让年轻演员知道,《李白》传承至今就是靠剧组的每一位。”
从一个起点到下一个起点,二百场后再超越
“我们要留住经典,但是不能炒冷饭。200场不是把老戏演了就可以,要对得起每一位走进剧场的观众,他们当中好多人看过不止一遍,要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进步,比如现在我们已经有95分,那么要在保持的基础上去争取到99分。”导演认为《李白》的200场对于所有人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就像老字号一样,传承是第一位的,保证品质再去创新。”
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一段鲜有人知的故事,《李白》却让普通观众找到了共鸣,无论是首都剧场的演出还是近些年来广泛的巡演,《李白》所到之处不仅引发在场观众对于名篇的吟诵,更唤起人们对于诗人境遇的理解。此番演出将持续至4月22日,而后《李白》也将于7月开启南京、上海、杭州的巡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