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万方身上的标签一直是“曹禺的女儿”,常常有人在得知后会惊呼一声:是曹禺吗,那个写话剧的曹禺吗?
没错,就是那个“写话剧的”曹禺,那个在二十多岁时就名震话剧界乃至整个文学界的曹禺。曹禺的原名为万家宝,他出生于1910年,上中学时就对话剧非常感兴趣,担任过不少话剧的主角,其表演深度和爆发力均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1929年,曹禺进入南开大学政治系读书,与此同时也依然保持着对话剧的热爱,在表演之外开始构思剧本的创作。四年后,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首部话剧作品,而它正是《雷雨》。
(曹禺)
人们经常形容《雷雨》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但实际上,这部话剧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断被搬上舞台,时至今日依然如此,就连中学办“戏剧节”一类的活动时,出现次数最多的还是《雷雨》。
按照当下的说法,《雷雨》可谓是近些年“国民度最高”的话剧了。
最为难得的是,曹禺在凭借《雷雨》一举成名后,还接连创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话剧,从中单拿出任何一部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创作才能和天赋确实让人惊叹不已。
而作为曹禺的女儿,万方一度感到十分迷茫和焦虑。
(万方)
万方出生于1952年,16岁时她到东北插队,一方面感到很自由、快乐,另一方面也担心着自己的未来,毕竟她的父亲在23岁时就写出了《雷雨》,名满天下,而她自己却连之后从事什么职业都不清楚。
开始时,她并没有想和父亲一样进行创作,曹禺也希望子女们可以做些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工作。但受到父亲的影响,万方最终还是选择了文学这条道路。
同很多人一样,万方第一篇小说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但她很快明白,要写出与自己生活有“距离”的作品,把眼光放长远,才能使作品更加深刻。
万方写作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小说《杀人》。这个故事发生在农村,中心人物是一对婆媳,与她的生活相差甚远,从情节到人物刻画都无法从身边照搬,因此她在写作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大的困难,一度感觉自己写不下去了,无法驾驭这个题材。
好在她坚持了下来,《杀人》后来发表在了《收获》杂志上。该杂志是1949年后中国第一本大型的文学双月刊,是当代文学的代表性杂志,直到现在仍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收获》创始人之一巴金)
这部小说的成功创作,让万方得到了父亲的认可,也坚定了自己从事创作的信念。现如今,万方已经成为了著名的编剧和剧作家,她创作的剧本多次被搬上舞台或荧幕,包括前段时间大火的《冬之旅》。但她心里还始终惦记着《杀人》这部小说,因为它是一部充满着戏剧性、适合被表演出来的作品。
终于,在2017年话剧诞生110周年之际,万方为我们带来了这部由《杀人》改编而来的话剧——《新原野》,它被称为中国女性三千年来现实的命运写照,更是女性对这种命运的抗议和呐喊。
既然不是对父亲话剧《原野》的改编,那么这部剧为什么叫“新”原野呢?其实,这两部剧虽然故事内容不同,但都讲述了有关女性命运的故事。更重要的是,2017年是《原野》诞生80周年,作为女儿的万方想要与父亲有一种情感上的联系。
她知道,在话剧创作的道路上,父亲曾经带给了她不少的压力,但更多的还是不断前进的动力。
(万方)
我们应该感谢万方,是她多年的思考与沉淀,才让观众有机会看到这样一部话剧。
充满张力的故事、生动立体的人物,再加上老戏骨的倾情加盟和导演的跨文化视野,《新原野》必然是一部令人惊叹的作品。
今年9月,保利剧院等待与你共同见证这份新的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