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晚,2017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迎来首部涉外作品——德国纽伦堡国家剧院《恐怖袭击》的首演。《恐怖袭击》是纽伦堡国家剧院在2015年初根据德国文坛明星费迪南·冯·席拉赫的同名剧作改编创排的庭审类题材作品,时至今日,这部在欧洲地区已经上演百余场的精彩之作终于登陆中国,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完成了它的国内首秀。该剧将持续上演至6月25日,在盛夏京城尽展德语戏剧饱含哲思的独特魅力。
在21日晚的首演中,《恐怖袭击》为现场观众高度还原了一场严肃而缜密的法庭公审 肖一/摄 在21日晚的首演中,《恐怖袭击》为现场观众高度还原了一场严肃而缜密的法庭公审:一架载有164名乘客的汉莎航空客机被恐怖分子劫持,空军飞行员拉尔斯·科赫为阻止其撞向坐有7万人的安联球场,而选择击落了这架民航客机,导致机上所有乘客丧生。如今,拉尔斯·科赫被检方以“谋杀罪”起诉,法官、检察官、证人、辩护律师以及被告人齐聚一堂,在舞台中央的“模拟法庭”中对案件展开问询、听证、辩论、审判。与以往话剧演出大有不同的是,该剧甫一开始,身着法官袍的主审法官便向在场观众宣布了一个重要职责——今晚在坐的每一个人都将成为此次案件的陪审员,大家需要聆听分析舞台上所有人的发言,并在演出最后做出判断,以决定被告拉尔斯·科赫的谋杀罪名是否成立。正是秉承着这份职责,现场观众们全情投入,听取了检察官直指要害的问询、当值地勤客观谨慎的陈述、受害人家属悲愤欲绝的指责、以及辩护律师慷慨激昂的辩护,然后在主审法官宣布陪审团进行投票时,所有在场观众走向剧场门口写有“无罪”及“有罪”的两个席位,投下庄严一票。最终,“法庭”宣布陪审团投票结果为128比126,飞行员拉尔斯·科赫谋杀罪名成立,将为逝去的164条性命担负法律责任。现场观众反应热烈,在这场“法庭审判”中全然认可了自己的新身份——陪审员。而除首演之外,这场“投票审判”仍将在未来的4场演出中持续上演,结局不断更迭,是对法律的执行,亦是对生命的尊重。
在第一天的审判中,飞行员拉尔斯·科赫谋杀罪名成立,将为逝去的164条性命担负法律责任。 肖一/摄 作为一部剧情和演剧形式都独具创意的作品,《恐怖袭击》完全体现了当下德语戏剧审慎又不失创造性的魅力。与伦理学“电车悖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故事缘起并不复杂,但却拷问着关于人性、救赎、抉择等一系列终极命题,诚如纽伦堡国家剧院艺术总监彼得·泰勒所说:“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来引发人们的思考,去思考恐怖主义威胁下我们是否要牺牲一部分人的生命来保全另一部分人?是否该满足现状亦或是做出改变?中国观众与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同,体制标准不同,进而给予被告的情感关注也不同,所以我们对每一场演出的结果都十分好奇与期待。”也正是在这场“语言重现案件”的法庭审判下,《恐怖袭击》探究着道德与原则、法律与情感之间的矛盾与关系,让观众们体会到比“袭击”更“恐怖”的终极议题——人性。
继《恐怖袭击》之后,纽伦堡国家剧院还将在6月28日至7月1日为国际戏剧季带来另外一部精彩演出——《39级台阶》
继《恐怖袭击》之后,纽伦堡国家剧院还将在6月28日至7月1日为国际戏剧季带来另外一部精彩演出——《39级台阶》。这部作品取材于苏格兰小说家约翰·巴肯的同名代表作;1935年由悬疑大师希区柯克将其搬上银幕并被世界观众所熟知;2005年,曾写过《BJ单身日记》《诺丁山》等代表作的英国著名编剧派翠克·巴罗将这部作品搬上戏剧舞台,并获得了次年的奥利弗“最佳新喜剧奖”,从而使得这部悬疑喜剧作品成为了世界戏剧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头戏”。2013年,颇具才华的德国女导演佩特拉·迈耶为纽伦堡剧院创排了这部作品,运用德国戏剧惯常的黑色幽默风格重新解构了这部充满阴谋与悬念的作品,一如德语戏剧专家李亦男评价所说:“《39级台阶》通过戏仿手段做成了一部有趣的风格化喜剧。黑白色块的舞美设计独具匠心,充分运用了舞台的假定性以实现电影式的蒙太奇处理。”而在此之外,由四位演员分饰剧中50多个角色的设置也是本剧不容错过的精彩看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