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1770-1827)在致友人的信中曾写到,“受到情感激发的诗人会把那些情感化作语言,我则是把自己的思绪变为音符,让他们回响、咆哮、怒吼,直到他们作为音符而站在我面前。”这段话道出了贝多芬对音乐毫无保留的赤诚、信仰与给予,也让我们略微领教了这位颇具革命精神的音乐家内心奔涌的激越热情,而这或许正是贝多芬在人生与音乐上革命精神的终极驱动力,也或许是他能成为古典与浪漫时代承上启下者的最终原因。 在本场音乐会中, 闻名世界的指挥大师艾森巴赫将与我们携手带来三部贝多芬作品。这将是三部都写作并完成于19 世纪最初的十年的作品,对艺术风格已经显然成熟的贝多芬而言,这些作品多少都算得上他人生中颇具标志性的里程碑。所以,就让我们共同重回二百多年前的世纪之交,看看那位乐圣三十多岁时勇立时代潮头时的样子。 1799年,当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将满三十岁的贝多芬已经离开波恩并在维也纳生活了七年。在这座堪称世界艺术生活中心的城市里,贝多芬逐渐作为钢琴家与作曲家而声名鹊起。他最早的赞助人华尔斯坦伯爵曾在写给贝多芬的便签上写到:“通过不断努力,您会从海顿那里学习并继承到莫扎特的精神衣钵”。不过,尽管他这时已经涉猎了包括协奏曲在内的诸多体裁,但他还没有任何的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作品。贝多芬曾跟海顿学了将近一年的作曲,但他内心的不安分或许注定了他终将开辟属于他自己的道路。1800 年,这种长时间的酝酿终于到了尽头,他在这一年捧出了自己的首部交响曲。总体而言,第一交响曲仍是一部莫扎特与海顿式的古典主义作品,但贝多芬自己的风格已经在其中偶露峥嵘。
那时,拿破仑以具有民主外形的新鲜面孔收拾了法国大革命的乱局,整个欧洲都沉浸在拿破仑带来的兴奋情绪与虚幻未来中。这种社会氛围及拿破仑革命精神的榜样作用,显然让贝多芬也受到莫大鼓舞。1804年,他本想将正在创作的第三交响曲题献给拿破仑,以显示自己对这位民主革命英雄的仰慕,但最终却因后者在1804 年撕掉伪善面具并登基称帝而陷入尴尬。不过,1805年首演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仍然是贝多芬革命性的作品,标志着他致力于打破冰冷的形式主义和突破传统的古典曲式的努力得到绽放。首演于1806年的歌剧《莱奥诺拉》及其四部序曲也是贝多芬在此时期的作品。从故事体裁上看,这部歌剧具有清晰的民主与自由倾向,歌颂英雄式的革命与人道主义,这已使之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古典主义作品。今晚上演的第三号序曲是其中体量最宏大、情感最饱满的一部序曲,也被誉为是真正以音乐凝练了这部歌剧在故事情节上的精华与力量的序曲。 贝多芬在写作第三交响曲的同时, 其实已经开始第五交响曲的准备工作。从1804起,贝多芬断断续续地往返于第五交响曲和其它多部作品的创作之间,并终于在1808年完成该作并通过一场长达四个小时的音乐会对其进行了历史性的首演。评论家E. T. A. 霍夫曼在首演后不久即发表评论,并用戏剧性的文字将该作喻为“强光射穿深沉的夜幕,……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调动所有激情,迸发出全身心的呐喊,才能坚定地活下去,成为灵魂的守望者”。他称赞,“这部天才的狂想曲”有着“无与伦比的内在联系”,并“深沉而亲切地”将听者“带入无止境的精神世界”中。透过霍夫曼充满激情的评价, 我们不难看出第五交响曲在当时从音乐和情感上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冲击。今天,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被看作所有古典曲目中最广为人知并最受欢迎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