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影响之深远,一言即可蔽之。 我们常说自己“比窦娥还冤”,对于六月飞雪的典故也耳熟能详——本是一年中最为酷热的时节,竟尔天降鹅毛大雪,这样的一幕可以说根植在了国人的心中,成为了千古奇冤的最佳代言。 如果能稍作考据,便会发现,“六月雪”的典故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当时效命于燕的邹衍被诬入狱,天降大雪,燕惠王觉察到其中的冤屈,将这位名士释放,汉代王充的 《论衡·感虚》中便写道:“ 邹衍无罪,见拘於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叹,天为陨霜。” 或许这样的冤屈终能昭雪,这桩奇事并未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而关汉卿则将之引申,书写入一部《感天动地窦娥冤》中,最终令这一典故街头巷尾,妇孺皆知,以至于成为了中国文化语境的特殊组成部分,今人视之,亦啧啧称奇。 关汉卿于我们而言,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 他以一幅画像的姿态,出现在每个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的课本上,甚至在台湾的历史教材上也能觅得踪迹,以至于成为不少顽皮少年发挥主观想象的素材——从这一方面而言,关汉卿也可以说成为了连结两岸语境的共同话题之一。 可偏偏他生在了极力贬低知识分子的元代,在“九儒十丐”的社会背景下,这位戏剧家的一切又基本无史可考,时至今日,我们只能凭借《录鬼簿》等戏曲专著中的零散记录中窥得一个大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关汉卿是一个写了《窦娥冤》的作家,仅此而已,然而,这位戏剧家所作出的贡献,却远比常人所了解的要大。
(主页君在这里再敲一次黑板,补充一点冷知识:这幅我们最为熟知的关汉卿画像,是由画家李斛作于1958年。) 附:李斛简介 李斛(1919——1975),号柏风,四川省大竹县人。著名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 1946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精于素描人像,并尝试作水墨写生,徐悲鸿先生赞赏其“以中国纸墨用西洋画法写生,自中大艺术系迁蜀后始创之,李斛仁弟为其最成功者。”1948年应徐悲鸿先生之邀来到北平,在清华大学营建系任教,1952年转至中央美术学院,1962年任中国画系人物科主任。 李斛始终坚持于中西绘画的结合,追求表现新时代精神和新题材的技法,在艺术和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人物画《印度妇女》、《女民警》,革命历史题材画《广州起义》和夜景山水画《武汉长江大桥桥墩夜景》、《三峡夜航》等,均成为开创中国画新领域的成功尝试。1958年为纪念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而完成的《关汉卿像》,我国和前苏联均选印为纪念邮票,成为新中国人物邮票的经典之作,为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为中国戏曲的日后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这一说法自元明一直延续至近代,得到了国学大师王国维等人的重新认可与强调。 他在当时的知名度,大概犹如今日之金庸,著作颇丰,代表作除了一部《窦娥冤》之外,至今流传于世的尚有《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等,以当时的视角来看,他的作品取材多来自民间喜闻乐见的故事与事件,每当关汉卿的新戏上演,是时的观剧场面也可以说是万人空巷了。 话说回来,能在宝贵的历史教材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又怎会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呢?一部《窦娥冤》的悲剧性早已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甚至有人将关汉卿冠以“东方的莎士比亚”之美誉,不过有一点还需要强调一下——关汉卿约生于金末,卒于元大德年间,而莎士比亚,则在200余年之后方才呱呱坠地。
(这一次的《关汉卿》中,王斑与于明加将分别饰演剧中的男女主角关汉卿与朱帘秀) 9月22日,我们将田汉先生编剧的一部《关汉卿》重新搬上舞台,聊以为一点纪念——纪念中国古代戏曲文化的辉煌,纪念中国民族化戏剧的传承,纪念北京人艺的诞生,也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样一位数百年前的剧作家,可能比多数人所能想到的更为伟大。
|